7月下旬以来,南方地区出现1961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、影响范围最广、平均强度最大的高温少雨天气,旱情快速发展,叠加高温热害,对秋粮生产造成严重威胁。当前,“处暑”已过,南方双季晚稻(“双晚”)正值拔节孕穗期,进入产量形成关键期,也是对高温干旱敏感期,若高温干旱持续发展,将对“双晚”产量形成带来较大影响。同时,“双晚”生产后期还易遭受病虫害、“寒露风”等灾害的影响。针对气候特点和今年“双晚”生产情况,提出紧紧围绕“一抗四防”,提前做好抗高温干旱、防旱涝急转、防病虫害、防寒露风、防早衰的准备,落实足水孕穗、有水抽穗、寸水促穗、湿润壮粒等关键技术措施,科学应对灾情,促进“双晚”增粒数、增粒重、夺丰收。
(一)抗高温干旱。一方面,准备抗旱水源。及时修缮建设农田集雨蓄水设施,多引多提多蓄,蓄积雨水,拦截地表水,增加池塘、水库蓄水,维修和开掘灌溉水井。另一方面,科学管水抗旱。对有灌溉条件的田块,采取深水降温、小水勤灌、流水散热等以水调温关键措施,改善田间小气候,做到能灌尽灌快灌。对水源不足田块,尽可能新打一批抗旱水源井,组织飞防专业服务队,集中开展喷施叶面肥、抗旱保水剂等作业,以肥补水,提高“双晚”抗性。
(二)防旱涝急转。据气象部门预测,今年南方地区华西秋雨开始偏早、范围偏广、强度偏强,部分地区可能出现旱涝急转、发生洪涝灾害。一旦发生洪涝渍害,要及时抢排积水,恢复土壤透气性,养根护叶,促进受涝作物生长。抗洪排涝。对低洼易涝地块,及时疏通沟渠,排除田间积水,追施速效氮肥,促进根系和植株恢复生长。洗苗扶苗。对积水田块,要做到边排水、边洗苗,早扶苗、早恢复。结合排水或泼水洗苗,清除烂叶、黄叶。退水后,及时扶正植株,促进恢复生长。
(三)防病虫害。坚持“抓早治小、关口前移”,重点防治水稻“两迁”害虫、二化螟、稻瘟病、稻曲病、纹枯病等重大病虫害。大力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,提高防治效果,实现化学农药减量增效。对“两迁”害虫,实施联防联控、分区治理,稻飞虱突出压前控后、严防暴发成灾,稻纵卷叶螟严格达标防治、重点保护功能叶。对二化螟,推行适时搁田、深水灭蛹和性诱等成虫诱杀措施,同时抓住卵孵初期和低龄幼虫期用药防治,减少蛀茎危害。对稻瘟病和稻曲病,突出抓好破口抽穗期喷施保险药,严防穗颈瘟、稻曲病发生流行。对纹枯病,抓住拔节期科学用药,控制扩展危害。
(四)防“寒露风”。南方“寒露风”是常发性低温冷害,易造成作物生育延迟,影响结实灌浆,降低作物产量。坚持“保地温、促早熟、延迟收”的技术路线,改善田间小气候,增强作物抵御低温能力。灌水调温。提早灌水防霜冻,做到夜灌日排,缓冲低温影响。有条件的地方,可用秸秆、树叶、杂草等作燃料造烟防霜,提高近地面温度。促进早熟。适时喷施磷酸二氢钾、尿素等叶面肥、水溶肥,补充植株养分,增强抗寒能力。水稻适时断水,防止贪青晚熟。适当晚收。一旦发生低温冷害,不要急于收获,可适当推迟收获,延长后熟生长时间,促进根茎储存养分向籽粒转移,减轻冷害影响。
(五)防早衰。巧施穗肥,在倒2叶抽出、倒1叶露尖时亩施尿素和氯化钾各2—3公斤,促进壮秆大穗。补施粒肥,对群体较小的田块,在齐穗期亩施尿素2—3公斤。叶面喷肥,对孕穗抽穗期遭遇高温的“双晚”,高温过后叶面可喷施0.2%磷酸二氢钾溶液、3%过磷酸钙溶液或植物生长调节剂,增强植株抗逆能力,促进籽粒灌浆,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。
来源: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;作者:XXX;农产品集购网转载本文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,并不表示本网认可文中作者观点。